新时代,新征程,新奋斗。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全面铺开,服务“三农”的时代号角奋力吹响。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特推出【走在美丽乡村的道路上】乡村振兴师生行系列报道,以实际行动庆祝建团100周年,以丰硕成果喜迎党的二十大。
|
“寻梦田园助新农”实践队出发 |
4月20-21日,beat365体育亚洲官方网站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农学院)党委刘东康书记和党员博士王允威老师及三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寻梦田园助新农”实践队,前往盐边县渔门镇双龙村和永兴镇新胜村两地调研,吹响了beat365体育亚洲官方网站乡村振兴师生行活动的号角。
走访乡镇和村委会
“寻梦田园助新农”实践队全体成员分别拜访了渔门镇政府和双龙村村委会、永兴镇政府和新胜村村委会。在与镇政府领导、村干部座谈过程中,对村镇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绩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言谈举止间,队员们深感基层乡村干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信念跟党走的决心,为乡村振兴事业积极谋划,身先士卒,主动作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奋战在乡间的振兴大道上。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布局环境下,两村村委会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优势,快速发展农业产业,除常规农作物如水稻、玉米外,大力发展桑葚、西瓜、草莓、晚熟芒果等水果种植,引进了一批桑葚干、桑葚膏、桑椹酒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钱袋子,村民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
与渔门镇政府座谈 |
|
与双龙村委会座谈 |
与永兴镇政府座谈
|
与新胜村委会座谈 |
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家庭经济的发展,两村的人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山绿水,柏油大马路,瓜果飘香,一片丰收的景象。2017年新胜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19年双龙村被评为四川省四好村。
深入农户 走近田间
渔门镇位于二滩水电站上游,攀枝花市北部,气温较低。队员们下车后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绿油油的桑葚树,沿着乡村公路,在驻双龙村第一书记刘峻辰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了双龙村,层叠的小洋楼坐落在绿植间,错落有致,乡村风貌焕然一新。沿着盘山水泥路一直上行,来到了核桃箐组傈僳族谷万才家,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政府在前年也给新修了几间平房,院子里晾晒的桑葚干,家门口的花椒树、核桃树也都结满了果实,这两年也基本脱贫。桑葚树物尽其用,果实售卖,桑叶养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们勤劳致富。
|
走访渔门镇双龙村 |
|
走访双龙村核桃菁组调研 |
在永兴镇新胜村支书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田间,与正在田间劳作的阿姨们深入交谈,从阿姨们喜笑颜开的脸庞看出了生活的幸福。
新胜村西瓜产业非常成熟,这几年运往兰州、西安等地销售,口碑很好。最近,在政府的资金帮扶下,又建了830亩高标准农田,便捷的水利,能够保证作物良好生长。由于近期市场原因,核桃价格较低,而成本较高,逐步被农户所淘汰,之前的蓝莓转为种植草莓,加大了西瓜的种植面积,让西瓜成为新胜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
走访永兴镇新胜村 |
|
新胜村特色西瓜产业 |
|
师生体验田间劳作 |
四喜农业 振兴乡村
攀枝花市四喜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盐边县渔门镇、永兴镇、惠民乡等当地盛产桑葚为主要原料,开发加工制作桑椹酒产品的一家食品公司。走进生产区,一股酒香扑面而来,细细感受,还有一股桑葚的甜香味。在公司的运营下,营养丰富的桑葚变成了桑椹酒,打破了之前桑葚很难走出“大山”,卖向“北上广”的困境。四喜公司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而且对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地方经济收入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
走访四喜农业 |
|
四喜农业桑椹酒制造车间 |
“寻梦田园助新农”实践队打头阵,经过两天的座谈、调研、走访、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在校大学生们走出校园,了解当前攀枝花市乡村乡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悟这一切优秀成果的来之不易。当今大学生处在盛世时代,应该倍加珍惜大学学习时光,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为将来的祖国强大施展自己的才华。此次乡村振兴行活动带给我们更多
的
思考,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勤劳
的
中国人民正创造着一个又
一个奇迹,中国梦必将早日
实现。
乡村振兴师生行主题活动旨在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进一步凝聚师生共识。选派学院师生代表,深入广袤乡村感悟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增强师生的“三农”情怀,提高师生服务社会的行动自觉,为学院写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生化篇章提供生鲜活素材,激励师生与学院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学院组建了10支实践队伍,确定了20个攀枝花市本地的寻访村点位。该活动由“党员博士服务团”老师带队,“青春生化助力团”学生参与,师生结对,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宣传教育、技术服务、探索项目合作、拓展实践基地等形式,走进新农村、了解新农村、服务新农村,挖掘基层乡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实际需求。
(审核/刘东康、张颖;编辑/张子萱)